,媒体

《阮玲玉》(Center Stage) | 中德影像

发布时间:2020-11-30浏览次数:203

编者按

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于2017年5月成立,并确立了媒体作为机制内涵建设首要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近年来,中德人文交流不断深入,中德两国在电影电视纪录片等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电影节,纪录片展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两国均希望通过电影文化影展的形式让输出国观众更好的了解本国的人与事,并在了解中增加互信和合作。“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号特邀香港著名影评人、纪录片导演何威开设专栏【中德影像】,每个月为大家解读一部电影,从内行人的角度看中德电影。

  

《阮玲玉》电影海报 © 豆瓣

  

《阮玲玉》

这是一部1992年由关锦鹏导演执导,张曼玉、秦汉、梁家辉、吴启华主演的香港电影。故事改编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女影星阮玲玉的生平。


© 豆瓣


对今天的观众而言,这部近四十年前的影片一定很陌生了,更何况片中女主角的故事离我们几乎有百年那么遥远,所以还是先介绍一下这位仅活了25岁的不幸美人阮玲玉的生平。阮玲玉祖籍广东,1910年4月26日出生在上海。父亲早逝,母亲替人做佣人带大阮玲玉。1926年(16岁)时,经张慧冲介绍,考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其电影艺术生涯。1930年转入黎民伟、罗明佑创办的联华影业公司,主演《野草闲花》(饰演卖花女)一举成名,奠定她在影坛的地位。她是1930年代中国影坛最突出的明星之一,一生共主演了29部电影。尽管事业相当成功,但感情上却是挫折重重。先遇富二代赌徒张达民,后又委身花花公子富豪唐季珊。好不容易遇到名导演蔡楚生的赏识拍了作品《新女性》,但因为影片中有一个小报记者的反面形象,所以电影受到了当时的《上海新闻记者公会》的攻击,要求剧组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向记协赔礼道歉。但其实背后的动机却是因为联华影业带起了新兴电影运动(又称左翼电影运动),许多影片在当时让国民政府颇有微词,因此藉此事打击联华影业。各大小报社报章大肆炒作阮玲玉与两个渣男的“事迹”。在20世纪初女性主义也在中国萌芽,但由于封建思想依然严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虽然作为时代女性、女明星阮玲玉在银幕上扮演了各种女性觉醒的角色,却依然逃脱不了女性相对于男性的附属地位。最终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一纸遗书后自杀,年仅25岁。她的不幸命运依然让今天的我们不胜唏嘘。

  

© 

这部由关锦鹏导演拍摄的影片采用了极其特别的模式,将收集资料时的真实采访、阮玲玉当年留下的部分影片片段(大部分电影拷贝已丢失)和由张曼玉等一众演员演出的影片混合剪接,让观众在纪录影片和戏剧影片之中来回穿越。尽管这么做的风险很高,因为毕竟破坏了戏剧一气呵成的节奏,容易使结构变得松散。不过导演很好的掌握了叙述的度,没有让戏剧失去重心。此外,通过演员张曼玉的表演和阮玲玉当年演出影片片段之间的互相印证,凸显了阮玲玉当年的表演是如此的完美。当然,张曼玉的表演也是非常的细腻和出色,恍惚之间让人将两个相距半个多世纪的女性重迭成一人。


  

© 豆瓣


鲁迅在《论“人言可畏”》中有这么一段话:无论你怎么描写,在强者是毫不要紧的,只消一封信,就会有正误或道歉接着登出来,不过无权无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没法洗刷。新闻的威力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今日读来依然背上寒气阵阵……

1935年3月14日,阮玲玉的灵柩从上海万国殡仪馆移往闸北的联义山庄墓地。由当时中国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金焰、孙瑜、费穆、郑君里、吴永刚、蔡楚生、黎民伟等为她扶灵,人们为她送行时更是万人空巷

  

© 豆瓣

影片获得第42届柏林国家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熊奖、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第28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专栏作者

  

何威(笔名:小浪/啸朗),香港影评人协会荣誉会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影视委员会执行主席,香港国际创意与科技总会副会长,中国港台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学术顾问,澳门特区政府文化产业基金项目评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会长。



联合编剧及演出《明媚时光》;


导演及摄影《猪扒包搭咖啡》,获澳门国际电影及录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奖,《音乐天地/Music from Heaven and Earth》,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奖,《迴响/Music Tour in Austria, Europe》,入围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纪录片; 


旅游宣传短片《Only you, is my love》,获澳门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短片金奖;


短片《澳门芭蕾之夜/The night of ballet》获澳门国际微电影节星火奖


潜水广告短片《flying Blue》、《瑶瑶的阳光》(监制)


RTHK纪录片《跋涉者萧红》(摄影、剧本顾问)


CCTV9纪录片《跨境儿童》(摄影);


剧情短片《一念上下》(执行制片及编剧),《瑶瑶的阳光》(监制);


创意香港《创意智优计划/CSI》(评审委员会成员),《首部剧情片》评审委员会成员,《创+作 音乐篇》(短片评审委员会成员);


《东方财经》杂志特约撰稿人

《紫荆论坛》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