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发布的“2020科学大都会(Wissenschaft weltoffen 2020)”报告和2021年1月发布的“德国高校国际化监测综合报告”(HSI-Monitor-Gesamtbericht 2019/2020)表明,在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国家中,德国继续保持全球排名第四,仅落后于传统的留学热门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德从事科学研究的外籍学者人数以及德高校国际合作项目也呈上升趋势。
一、在德留学生数量、分布、来源及学业状况
2019年德国高校外籍学生为411600,占全德大学生的11.1%,新生为110974人,比上一年度增长1%。外国学生占比最高的州为柏林(17%)、萨克森州(15%)、图林根州(14%)和勃兰登堡州(14%)。过去5年全德外国留学生增长38.1%,其中增长最快的为梅前州(71%)和巴伐利亚州(58%)。
中国留学生20年以来一直是德国留学生中最大群体,近3年增长了24%,2019年中国留学生39880人(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9/2020冬季学期中国留学生数为44490人。),占外国留学生的13.2%;其次是印度留学生20562人(6.8%)和叙利亚留学生 13032人(4.3%)。2019年在德中国留学生中12137人(占所有外国留学生的10.7%)攻读本科学位(Bachelor),18659人(16.3%)攻读硕士学位(Master)。2019年在德毕业中国学生7096人(占外国毕业生的16.1%),其中1749人本科毕业(占外国毕业生的14.9%),4313人硕士毕业(17.4%);其次是印度学生3590人(8.2%)和俄罗斯学生1992(4.5%)。中国留学生中断学业/辍学比例本科层次为38%(德国学生平均为27%,国际学生平均为49%),硕士层次为18%(德国学生平均为17%,国际学生平均为26%)。
2019年在德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总计27341人,其中数学/自然学科9673人(35.4%),工程学科5672人(20.8%),人文学科4220人(15.4%)。外籍博士生中来自中国的最多,为4759人,占17.4%。2018年毕业的4903名外籍博士中,数学/自然学科2096人(42.8%),工程学科963人(19.6%),人类医学和健康学科598人(12.2%)。外籍博士毕业生中766人来自中国,占比15.6%,其次是印度357人(7.3%),第三为意大利332人(6.8%)。
在德高校注册的短期交换生约为2.6万人,占国际学生的9%;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为2498人(9.6%),其次是意大利(2323人,8.9%)和西班牙(2131人,8.2%)。
二、在德外籍学者总体情况
2019年在德国高校工作的外籍学者达49601人,五年内增加了20.9%;外籍学者占高校学者总人数的12.3%;其中音乐和艺术院校外籍学者占比最高,达18.7%,综合性大学14.2%,应用科学大学5.9%。高校外籍学者重要来源国为意大利、中国和印度,分别为3582人(7.2%)、3084人(6.2%)和2932人(5.9%)。2019年高校外籍学者中外籍教授3416人,比上年增长5.2%。外籍教授占德国教授总数的7.1%,其主要专业领域为数学和自然学科,共有757人,占22.2%,其次是法律、经济和社会学科619人(18.1%)、艺术学科604人(17.7%)。外籍教授中来自奥地利的人数最多,为675人(19.8%),其次是瑞士314人(9.2%)和意大利276人(8.1%)。
2018年在德国四大校外科研机构(马普学会、亥姆霍茨研究所、莱布尼茨研究所和弗朗恩霍夫研究所)工作的外籍科研人员共计13015人,较上年增长10%;其中亥姆霍茨研究所人数最多(5089人),其次是马普学会(4839人)、莱布尼茨研究所(2041人)和弗朗恩霍夫研究所(1046人)。以上四家机构的外籍科研人员占其研究人员总数的比例平均为26.5%,马普学会最高,达48.7%。从外籍科研人员来源国看,中国、意大利和印度学者人数最多,分别约为1200人,其次是俄罗斯800人,法国、西班牙和美国各约600人。上述机构的外籍科研人员一半以上(50.3%)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占比最高的是马普学会,达54.4%,亥姆霍茨研究所和莱布尼茨研究所分别为52%和48.6%,均高于德国本土学者(40.1%)。马普学会38%的研究小组或研究所负责人为外籍。70%的外籍研究人员专业领域为数学/自然学科(主要是物理和生物学),其次是工程学科(14%),人类医学和社会学科各占7%。
2018年莱布尼茨研究所、亥姆霍茨研究所和马普学会共资助10400名外国访问学者,其中亥姆霍茨研究所和莱布尼茨研究所各约4300人。亥姆霍茨研究所和马普学会的外国访问学者中中国籍学者占比最高,分别为16%和15%,莱布尼茨研究所美籍访问学者最多,占20%。除以上四大校外科研机构外,2018年另有受德国或外国机构资助的在德外籍访问学者32671人次,93%由三大德国机构资助,其中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资助15011人(46%),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13140人(40%),洪堡基金会(AvH)资助2276人(7%)。48%的访问学者拥有博士学位(含教授和资深研究人员),46%为在读博士或硕士毕业生;其中受洪堡基金会资助的学者中93%已博士毕业。45%的访问学者从事数学和自然学科研究,其次是人文学科(16%)、工程学科(14%)、法律和经济等社会学科(11%)。在德外籍访问学者以6个月以下的短期访问为主,亥姆霍茨研究所和马普学会的此类访学人员分别占比53%和51%,2年以上的访问学者则分别占26%和16%。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的访问学者最多,各约2000人。
三、德国高校国际合作情况
2019年德国大学国际合作专业达2370个,是2008年(771个)的3倍;英文授课专业1420个,是2008年(258个)的5倍多。从国际合作的专业层次来看,本科专业比例从2009年起一直保持在6%左右,硕士从2009年的14%上升为2019年18.1%。2019年硕士和本科英语授课专业比例分别为12.6%和2%。双学位专业从2009年的191个上升为2019年的753个,合作伙伴中法国高校最多,2019年为438所,其次是英国131所和美国123所;中国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之后,为83所。
德国高校国际合作项目[不包括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从2008年的9726个增长至2019年的17033个,增幅达84.4%,平均每个(教授)教席0.4个。与德国高校合作项目最多的十个国家几乎占德高校全部国际合作项目的一半(47.1%),前三甲分别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2008至2019年项目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为韩国(从108个增长至535个)、中国(从441个增长至1402个)、巴西(从212个增长至639个)。
2014至2018年,德高校发表论文/专著总量从123211篇增长至154655篇,增幅超过25%,其中国际联合发表的成果占比从2014年的44.1%增长至2018年的46.9%,数量从54287篇增至72585篇,增幅达34%。从学科领域看,数学/自然学科联合发表论文/专著最多,占48.3%,其次是人类医学/健康学科(26.7%)和工程学科(18%)。成果发表方面国际合作最多的国家为美国(31.5%)、英国(22.2%)和瑞士(17.1%);非欧洲国家中除了美国,中国(12.7%)、澳大利亚(9.5%)分别排名第7和第10。
2019年德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31150个项目中有24800个项目由高校执行,其中3200多个合作项目(13%)覆盖了114个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受助项目在美合作伙伴最多(18.4%),其次是法国(16.6%)、英国(11.1%)和瑞士(10.7%);对华合作项目占比从2018年的7.9%增长为2019年的9.5%。
“德国高校国际化监测综合报告”由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资助,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洪堡基金会(AvH)、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HRK)联合出版,10多年来每年出版一期,为德国高校国际化战略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科学大都会”报告由德国联邦教研部和外交部共同资助,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德国高校与科学研究中心(DZHW)联合出版,是关于学生和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主要信息来源,今年已是第20期。
资料来源
由驻德使馆教育处供稿,作者:潘孟秋
参考资料
1.Wissenschaft weltoffen 2020. Deutschland als Studienort weiterhin sehr geehrt.Gemeinsame Pressemeldung von DAAD und DZHW [EB/OL]. (2020-10-28) [2020-11-13]. https://www.dzhw.eu/services/meldungen/detail?pm_id=1562.
2.Internationalität an deutschen Hochschulen. HSI-Monitor-Gesamtbericht 2019/2020 [EB/OL]. [2021-02-09]. https://www.hrk.de/fileadmin/redaktion/hrk/02-Dokumente/02-07-Internationales/02-07-03-Profildatenprojekt/HSI-Monitor_GB_2019_2020.pdf.
3.Wissenschaft weltoffen 2020 [EB/OL]. [2020-11-13]. http://www.wissenschaftweltoffen.de/wwo2020/index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