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德国学术后备人才报告》发布 | 德国教科动态

发布时间:2021-03-22浏览次数:147

2月19日,《2021德国学术后备人才报告》(Bundesbericht Wissenschaftlicher Nachwuchs 2021,BuWiN,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德国近年来研发支出持续增加,2018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达3.1%,高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科研后备人才培养资助主要针对大学和大学以外的科研机构(AUF)。一方面,各联邦州通过提供给公立高校的基本机构经费保障了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基本资助,该经费近二十年来不断增长,2018年达到250亿欧元;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也通过申请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联邦政府、企业界和欧盟的各类计划与项目获得经费。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近年来也加大资助力度,通过终身教职计划(Tenure-Track- Programm,2017-2032)、精英战略(Exzellenzstrategie,2019年起)、研究和创新公约四期(Pakt für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 IV,2021- 2030)分别投入或计划投入10亿、5.33亿以及170亿经费。

 

《报告》在分析有关德国青年科研人员状况基本数据的同时,每期突出相关重点,进行深入分析。2021年的报告聚焦“获得博士学位人员的职业道路”。《报告》指出,攻读博士学位的努力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收入比大学毕业生高;他们更有可能受聘领导岗位;个人能力和岗位要求匹配度高。总体而言,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就业稳定,失业率不到2%,80%的人员在博士毕业一年内都能找到全职工作,不过很多人在此期间离开了高校及校外科研机构,进入企业界。

 

一、基本情况

 

2005年至2018年,德国高校35岁以下从事学术和艺术工作的人数(不含教授)增加了78%,35至45岁年龄段(不含教授)增加了43%;2014年至2018年,校外科研机构内35岁以下没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研人员数量增长了8%,45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增长了20%。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研人员学历层次的提升,女性比例逐步下降,在科研人员总体占比从本硕毕业生群体的47%逐步递减到博士毕业生45%,青年教授43%、(新任命)二级教授(W2)34%和(新任命)三级教授(W3)27%。《报告》特别指出,2018年德国共有519位终身制教授,联邦和州政府2017年起实施的终身教职计划有助于在德国建立稳定的科研队伍,年轻人获得博士学位后的学术晋升道路更透明,更具规划性。2018年尚仅有11个终身教席的费用来自该项计划,到2021年初这个数字已达363。中期来看,仅此一项计划就将资助1000个教席,并在资助期满后由相应的联邦州继续提供经费,以使这些教席长久保留在体系中。终身教席最集中的领域是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教授资格论文绝大多数出自医学健康领域。

 

 

二、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和受聘条件

 

高校中超过九成(92%)的青年科研人员为有期限聘用,平均合同期为两年。其中35岁以下人员的短期合同比例为98%,明显高于35至45岁年龄段的77%;校外科研机构里有聘用期限的人员比例稍低,分别为90%和72%。在读博士生中57%通过受聘于高校或校外科研机构获得生活经费来源。

 

 

三、攻读博士学位的框架条件

 

根据个别联邦州修订后的高校法,部分科研实力强的应用科学大学也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从而拓宽了读博渠道。攻读博士学位的平均时长为六年。四分之三的博士生签署了培养协议,结构化的博士培养项目(83%)中这个比例高于传统的导师制(69%)。博士生和导师的交流频率也因模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四分之三以上的项目内博士生和三分之二以上的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博士生每学期和导师有多次交流。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导师与博士生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密切,而艺术和艺术科学等学科则相对较少。

 

 

四、学术生涯发展路径

 

不同学科的青年科研人员读博比例不等:医学和健康科学最高(57%),其次是数学和自然科学(38%),比例最低的是艺术类和艺术科学(4%)。《报告》所涉各学科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比例波动不大。博士生之间性别和家庭背景存在差别:根据问卷调查,女性低于男性;有孩子的低于没有孩子的。尽管如此,在教授职位申请、入选和录用等不同阶段的群体中,女性比例较之前都有显著上升,从1997年的13%、15%和17%分别上升到2018年的29%、33%和34%。联邦和州促进高校性别平等的多方面措施取得成效。针对女性教授的专项计划等令女性人数比例持续增加。截至2020年底,终身教职计划的受聘人员中48%为女性。

 

 

五、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与结构变化

  

近年来,无论高校还是校外科研机构都更加重视机构人才梯队的建设和青年科研人员自身的职业发展。其中,高校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设立终身教席机制,而在校外科研机构则是通过青年科研工作团队负责人机制帮助年轻人完成通往学科带头人的过渡。

 

 

六、家庭和事业兼顾

 

 统计显示,高校博士生和博士后科研人员中育有子女的比例分别占六分之一和一半。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比例比非学术圈的高校毕业生低,且男女差异不大。上一期报告中已经提到,虽然年轻的科研人员存在较高的育儿意愿,但学术生涯的不确定性、事业家庭难以兼顾以及较低的财务安全感阻碍其实现愿望。为此,德国通过颁布《学术领域有期限工作合同法》(WissZeitVG)、研究和创新公约(第四期)、终身教职计划和德国科学基金会等科研资助机构的相关资助来改善以上状况。

 

 

七、国际化

  

高校科研队伍中外籍学者比例呈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10%上升至2018的12%;同期校外科研机构的外籍科研人员比例更是从15%上升到27%。过去十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德籍科研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后会在海外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三个月以上。

 

 

八、学科间差异

 

《报告》以历史学、经济学、生物学、电子信息学等学科为例,指出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不同。相比历史学科将个人撰写的专题著作作为晋升的必备条件,经济学科更强调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发表。经济学科完成教授资格论文的平均年龄为37岁,相对较年轻;而历史学科拿到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龄为33.4岁,相对较晚。此外,经济学科领域学术圈和非学术就业市场融通较好,跨界工作较为便捷。生物学科三分之二的人会选择攻读博士,且科研工作中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任务多需跨区域、国际化的大型工作团队协作完成;申请科研项目经费的能力和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该领域学术晋升的必备条件。由于强调实践能力,该领域的科研人员在各阶段转行从事非学术工作都能较好地衔接。

 

《报告》最后指出,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科研和教学工作产生很大影响。为帮助青年学术人员完成学术晋级的相关工作,联邦和其他一些资助机构及时调整,相应延长了资助期限和任务时限。

 

调查报告每四年出版一次,由创新技术研究所(iit)牵头与巴伐利亚州高等教育研究与规划所(IHF)、德国高校与科学研究中心(DZHW)、哈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HoF)、卡塞尔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INCHER-Kassel)和联邦统计局等机构共同撰写。上述机构共同组成独立的科学联盟。联盟设立科学咨询委员会,为此项工作提供咨询,梅耶尔教授(Prof. Karl Ulrich Mayer)任主席。联邦教研部(BMBF)提供经费资助。

 



资料来源

由驻德使馆教育处供稿,作者:冯一平



参考资料

1.Karliczek: Tenure-Track-Programm sorgt für verlässliche Karrierewege in Wissenschaftund Forschung.Pressemitteilung 031/2021des BMBF[EB/OL]. (2021-2-19) [2021-02-27].

https://www.daad.de/de/der-daad/kommunikation-publikationen/presse/pressemitteilungen/verabschiedung-generalsekretaerin-rueland/.

2.Bundesbericht Wissenschaftlicher Nachwuchs 2021.Wichtige Ergebnisse im Überblick. [EB/OL]. (2021-2-19) [2021-02-20]. https://www.buwin.de/dateien/buwin-2021-kurzfassun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