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英 | 难以割舍中国情

发布时间:2018-09-16浏览次数:550

为纪念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忆海拾英》中德文双语版于2017年金秋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有对两国合作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界人士的访谈实录共20篇,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为该书作序。

2014年,中德两国确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定位,为新时期中德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我们公众号也将以这三大支柱为主线,连载本书内容,向读者展现中德建交45周年来,奋战在各个领域的人士如何投身建设良好的中德关系。

本期刊载书中对著名汉学家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的访谈 —— 难以割舍中国情


阿克曼先生是著名汉学家。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他一直致力于中德文化艺术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工作,退休后他依然选择继续留在中国,这分明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中国情。他用流利的汉语向记者谈起与中国的渊源,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德文化交流的期许。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中国,为什么恰恰是中国?

阿克曼:1969年我考上了慕尼黑大学学习社会学。当时欧洲正闹学潮,我以为,学习社会学可以揭开人类秘密并解决一切问题。但我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社会学十分枯燥而且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决定学一门最冷、在当时最没有用处的学科——汉学。那时学的是古汉语,与中国现实没有任何关系。毕业时我没有按照教授的旨意,而是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中国50年代的计划经济研究》硕士论文。虽然个别教授对此持有异议,但这篇论文还是得到承认并获得最高分。

阿克曼在大学宿舍

德中建交后,我争取到了1975年德国技术交流中心(DAAD)的奖学金资助,成为最早一批来中国留学的“洋工农兵学员”,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现代历史。三年后,我回到德国并开始在德国各地做报告,讲述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一家小出版社将报告内容编辑成书出版,取名《门里门外话中国》。这或许是当时德国唯一一本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状况的书,媒体连篇累牍进行报道,社会舆论反响热烈。


记者: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于1988年建立,您是第一任院长,请谈一下歌德学院在中德文化、教育交流方面做了些什么。

阿克曼:1984年德国总理科尔访华,他向邓小平提出在北京开设德国官方文化机构歌德学院的想法,并获得应允。歌德学院终于在198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院内成立,这是第一家外国在中国正式成立的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学院建立之初的办学内容仅限于语言教学和培训。1995年中德文化协议明确了中德双方加强文化交流的目标,歌德学院的文化活动开始展开。我当时坚持认为,歌德学院在文化交流上的原则应是平等的双向交流,我们不仅带来德国文化的项目,更要把项目结合中国的现实发展本土化,进一步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介绍到德国。当今已不是西方文化居高临下地向中国输出的时代了,中国应该主动与世界交流。我积极促成了有关德国哲学的系列报告会、德国著名导演法斯宾德逝世10周年纪念影展、德国伊门多夫画展等一系列活动,并资助林兆华导演了《浮士德》。我们还相继启动了为中国的博物馆、剧院培养管理人才的“文化管理在中国”项目,推进中国学校德语教学的“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项目,以及“初识德国”大型展览和“中德文化网”上线,资助《北京跑酷》《声音的旅行——德国电子音乐风景》等德国新理念图书翻译成中文。我曾作为总策划人成功举办了历时三年的友好交流项目“德中同行”大型文化系列活动。2012年我还策划了德国汉堡中国当代水墨展——“另一种现代性”。

1988年11月1日阿克曼在歌德学院开幕式上讲话


记者:您还有一个身份是翻译家,这些年您都向德国读者介绍了哪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阿克曼:对的,翻译应该说是我的老本行,我也是最早向德国读者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家之一。我在20世纪80年代翻译了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该书在德国引起轰动,被排在当年德国畅销书榜第一位,在德国掀起了中国当代文学热。直到今天,张洁仍是在德国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我还翻译过莫言、王朔、刘震云等现代作家以及鲁迅、老舍等泰斗级作家的短篇小说。

另外,我还想提一下中德文化网,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从事中德跨文化交流的双方机构和人员提供交流及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个中德双语网站,从事中德文化交流的机构或个人可以了解到中德文化交流项目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同时网站上还有一个论坛,可以供大家直接交流。


记者:听说您已经从歌德学院退休,但却退而未休?

阿克曼:我刚从歌德学院退休,就受聘于孔子学院,现在担任中国孔子学院总部的高级顾问。从歌德学院到孔子学院的工作变化,对我来讲并不是太难。我在歌德学院几十年的工作,基本上一直都在与中国文化界密切交流和对话,所以我现在从孔子学院的角度做文化交流或是做他们的顾问就不难。我主要帮助他们与国外相关机构打交道。中国政府在外国建立孔子学院,是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举措,同时也非常成功。孔子学院目前首要任务是在国外传播语言,而中文是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也使得中外交流更为畅通。

1986年阿克曼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与王蒙握手

谈到中德建交45周年时,阿克曼先生感慨地说,45年来中德两国密切的政治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其他领域尤其是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德两国已经建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应该看到,两国人民真正的相互了解还远远不够。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愿意学习中文,希望了解中国文化。阿克曼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并以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外传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采访:柴野、李越)


米歇尔·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1946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1974年毕业于慕尼黑大学汉学系,1975—1977年留学中国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创建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并担任院长,1994—2006年在欧洲其他国家歌德学院任职,12年后再次返回中国任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从歌德学院退休后,被中国孔子学院总部聘为该机构的高级顾问。


资料来源:

资深媒体人柴野先生主编的《忆海拾英·中德建交45周年访谈录》一书,由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赞助出版。

我们在此特别感谢德国柏林禧利旅行社和柴野先生授权“中德人文交流”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