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科学资助者协会和海因斯·利多富(Heinz Nixdorf)基金会在“高校晴雨表”联合项目框架下共同发布了2020年德国高校校长如何看待高校现状和发展的调查报告。
本年度的数据搜集工作分三次完成:报告所涉数据大部分采集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的影响,调查团队于2020年4月首次发起年度第二轮问卷调查,对前次数据进行补充和更新;2020年7月,为掌握关键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团队再次通过问卷搜集了受访对象对经费、合作和竞争力等方面的评价数据。
一、总体满意度
接受问卷调查的高校校长对学校现状和发展的整体满意度指数为29.9分(分值范围:-100 ~ +100),达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虽然满意度平均值相对稳定,但不同类型大学之间的差异却在加大,获精英大学计划资助的公立高校满意度最高(48.9分),学生人数不足1万且未获精英计划资助的公立高校满意度最低(16.1分)。
与2018年相比,高校在框架条件、合作关系和竞争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分别为13.4分、46分和38.2分。框架条件方面,65%的高校对学校自治评价积极,疫情期间,79%的高校拥有足够的自主权,能够快速做出重要决定。伙伴合作方面,高校对与多数机构的合作评价积极,尤其是对与外国高校(87.3分)和当地企业(83分)的合作评价最高,对与非高校研究机构(47.5分)的合作评价最低。竞争力方面,82.3%的校长表示学校教学具有良好的竞争力,68.7%和48.3%的校长分别认为学校在区位优势和科研方面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受精英大学计划资助的高校认为自身在教学质量(100%)、区位优势(80%)和科研(100%)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全面优于未获资助的高校。在非精英大学计划资助高校中,认为自身在上述三个方面具有良好竞争力的比例分别为66.7%、72.6%和42.9%。
二、教学的适应性调整
高校校长普遍认为劳动力市场对能力的要求在今后五年会发生巨大变化(87%),要适应这些新的能力要求,对高校而言是一项挑战(96.3%)。
为适应新的变化,各高校将加强对学生跨专业数字化能力(39%)、传统跨专业能力(33.9%)和专业技能(27.1%)的培养。85%的受访者表示,已在教学中加大跨专业数字化能力的培养力度;72.1%的高校在过去三年已经开发了传授跨专业数字化能力的新课程,其中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被认为在跨专业数字化能力传授方面做得最好(88.2%),工程科学(84%)和医学/卫生健康等学科(69.6%)其次,人文学科在这方面最落后(39.1%)。
高校在适应新变化的同时也面临各种问题,其中最为紧迫的是经费不足(95.2%),其次分别为技术设备缺乏(78.2%)、管理费用高(70.6%)以及人员资质不足(63.8%)等。
三、面临的挑战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的调查表明,生源日益多样化(78%)是高校面临的第一大挑战。但2020年7月最新的调查结果则显示,91.9%的高校担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形势恶化将成为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源多样化(85.1%)则下降为第二大挑战;高校面临的其他挑战分别为:因优先考虑其他公共任务而给科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77.5%)、不断下降的学生数量(74.1%)和国际合作减少(61.9%)等。
四、对夏季学期的评价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高校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转变,89.8%的高校校长对2020年夏季数字化学期给予积极评价,40.9%的高校校长认为数字化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疫情还是给部分高校的教学(48.9%)、科研(42.5%)以及科研合作(59.3%)带来了负面影响。
五、对《未来协议》的评价
总体而言,高校对旨在加强学习和教学的《未来协议》给予积极评价:70.7%的高校认为协议将对德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产生长远影响;50%的高校认为协议对本校形成自身特色很重要;希望联邦和各州提供的资金能够重点用于维持和改善教学质量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基础设施。
2020年7月的特别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校长对各州协议落实情况的评价存在差异,近一半高校(48.7%)对本州针对该协议的责任声明评价不积极,但非精英大学计划资助的公立高校(83.3%)对此认可度较高。
资料来源:
《德国教育动态》,2020年第11期,
《德国“高校晴雨表”2020年度调查报告发布:高校校长看高校现状与发展》
作者:王林
封面图片:© https://www.hochschul-barometer.de
参考资料:
1. HOCHSCHUL-BAROMETER:Lage und Entwicklung der Hochschulen aus Sicht ihrer Leitungen, Ausgabe 2020 [EB/OL]. [2020-11-23]. https://www.hochschul-barometer.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