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特拉克尔:米拉贝尔的乐音 | 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发布时间:2021-03-12浏览次数:46

编者按:歌德,一个伟大的名字,德意志民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他不仅对德国和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遥远的东方文学也投之以高度的兴趣与关注。借歌德晚年创作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之名,我们随同岩子老师一起走进“远方有诗” 中德时刻,一同去唤醒沉睡在心底深处最纯粹最古老的诗意,那是一个民族的血液里流淌不断的审美积淀与呼唤,那是在历经了仕途和情感风雨的洗礼之后,心的回归,生命的回归。

  

米拉贝尔的乐音

作者:格奥尔格∙特拉克尔

翻译:岩子

 

喷泉咏叹,湛蓝的天空

皎云亭立,白而柔纤。

沉思的人们默默地走在

黄昏时分的古老花园。

 

先祖的大理石已然灰旧,

鸟儿结队成群飞向远方。

福纳斯①两只死气沉沉的眼眸,

把徐渐黑暗的幽影凝望。

 

殷红的树叶飘下老树,

打着旋飞进敞开的窗户。

蓦地燃起一团火光,

屋内遂即鬼影幢幢。

 

一白色陌生人潜入宅邸。

狗飞也似穿过破败的门厅。

女佣熄了灯,更深夜静

耳畔奏鸣曲低回流溢。

  

注①:福纳斯(Faun,拉丁语:Faunus),罗马神话中半人半羊的农牧神,生活在森林里。

  

Der Marmorsaal

  

  

Musik im Mirabell

Georg Trakl

Ein Brunnen singt. Die Wolken stehn

Im klaren Blau, die weißen, zarten.
 Bedächtig stille Menschen gehn
 Am Abend durch den alten Garten.

 Der Ahnen Marmor ist ergraut.
 Ein Vogelzug streift in die Weiten.
 Ein Faun mit toten Augen schaut
 Nach Schatten, die ins Dunkel gleiten.

 Das Laub fällt rot vom alten Baum
 Und kreist herein durchs offne Fenster.
 Ein Feuerschein glüht auf im Raum
 Und malet trübe Angstgespenster.

 Ein weißer Fremdling tritt ins Haus.
 Ein Hund stürzt durch verfallene Gänge.
 Die Magd löscht eine Lampe aus,
 Das Ohr hört nachts Sonatenklänge.

  

  

译者说诗:

  

这首始于“咏叹”,止于“奏鸣曲”,发表于1913年的《米拉贝尔的乐音》,(一年后诗人不幸去世),以表现主义的笔触,现实而魔幻地描述了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的,也是特拉克尔的故乡——一座世界级名胜米拉贝尔宫及花园的前世今生。

  

米拉贝尔宫(Schloss Mirabell)始建于1606年,是时任大主教的沃尔夫∙迪特里希∙封∙雷特瑙侯爵(Wolf Dietrich von Raitenau)为其情人和秘密妻子莎乐美∙阿尔特(Salome Alt)所建造,并取两人各自姓名中的一部分,合成为Alt+enau,命名为阿尔特瑙宫(Schloss Altenau),公然向世人宣示他对莎乐美的倾心之爱。只可惜好景不长,六年后,即1612年,雷特瑙便身陷囹圄,他的爱妻和十五个孩子亦被全部赶出了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为了让雷特瑙彻底销声匿迹,他的后任将宫名更易为“米拉贝尔”(Mirabell,意大利语mirabile +bella),寓意为“惊人的美丽”。诗中所提及的火灾,亦史有其事,发生在1818年,萨尔斯堡被烧得一片狼藉,米拉贝尔宫据说只剩下大理石厅和通往花园的楼梯。莫扎特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曾经在这个大厅举办过多场音乐会,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女主角玛丽亚就是在这个花园里带着孩子们欢唱“Do-Re-Mi”的。

 

这是一首音乐的诗,艺术的诗,不仅有歌声,奏鸣曲,还有雕塑,喷泉,花园,迷宫。这是一首虚实相生的诗,贯穿今古的诗,不仅有非虚构的历史传说,还有正在进行时中的诗人自己:一个殷实的大户人家,十多个房间,犬,佣人,敞开的窗户:“殷红的树叶飘下老树”, “打着旋飞进”屋里来。“一白色陌生人潜入宅邸 / 狗飞也似穿过破败的门厅”,“女佣熄了灯/ 耳畔奏鸣曲低回流溢”。这是特拉克尔曾经的家和过去么?那奏鸣曲是莫扎特的作曲么?是诗人的妹妹格蕾特时常弹奏或演练的么?……

 

《米拉贝尔的乐音》,余音绕梁,迷离而传奇。

  

米拉贝尔宫(Schloss Mirabell)  

 

关于诗人: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1887-1914),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出生于萨尔茨堡一个小五金商人家庭。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08年在维也纳攻读药剂学期间,开始有作品见报或发表。1910年,就在他大学毕业前不久,父亲去世了,从此家道中落。1913年夏,《诗》出版,也是特拉克尔生前仅此唯一的一本诗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拉克尔作为卫生员随奥匈帝国军队出征前线,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使他几近精神失常。数次自杀未遂后,被送往精神病院。1914年11月,因过量吸食可卡因,引发心力衰竭而丧生,地点克拉科夫医院,年仅27岁。在其短暂的一生里,特拉克尔塑造了一种独具一格的诗风:晦涩而优美的语言、扑朔迷离的节奏、深重的死亡与毁灭等意象,呈现和反映了那个黑暗时代的表象与本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十分看重特拉克尔,认为他是20世纪上半叶最为神秘、最富于传奇色彩、最有影响力的德语诗人。

  

  

作者简介:

  

岩子,曾为大学教师。80年代出版了第一本译作。90年代留学德国。21世纪走向写作。国内外已出版译著或合集十余部,其中有唐诗德译《轻听花落》。

  

【本专栏译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对侵权行为,作者将保留以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