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大教育研究院德语老师团队是一支充满活力、优秀卓越的教师团队,老师们均有多年留德经历,不仅德语基本功扎实,而且熟悉德国风土人情。在过硬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中,他们用多元的文化、国际的视野点燃了学生学习德语的热情。
匠心打造 精彩课堂
同大教育研究院德语团队
右一:同大教育研究院院长蓝健
在青岛三十七中,每周四节的德语课,在学生心目中是不折不扣的“主课”,孩子们如饥似渴的眼神、好学追问的态度,常常让德语老师们忘记了下课,精彩的互动、愉悦的课堂,让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德语课,下面,就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来感受一下充满魅力的德语课堂吧~
三十七中德语课堂
研修致实 宁静致远
在教学上,德语老师们团结互助,钻研教材,探索教法,不断精进。每次的集备都像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教师们发散思维、畅所欲言,精心打造教学各个环节,力争为学生们呈现精彩丰富的课堂。
2018年冬,同大教育研究院的老师们前往德语教学成果丰硕的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进行学术调研,共同探讨教学理念和发展经验;德国埃森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原校长、同大教育研究院特聘德方教学总监司空佩岩(Petra Schnell-Klöppel)女士以及德语翻译家、前驻德大使夫人徐静华教授多次考察了德语教师的授课情况,并给予了专业的教学指导,为教师成长助力。德语组的老师胸怀目标,脚踏实地,奋力前进,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教学团队。
活动丰富 发展求新
同大教育研究院德语老师参与地理社观象山研学活动,
带领学生们学习1912年青岛观象台楼内的德文刻诗
德语老师们以生为本,坚持引进德语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集思广益,利用各种视听资源、文化特色物品丰富了三十七中学生们的课堂感受;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将教材知识与德国国情文化相结合,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同时通过文化项目课程、德语诗朗诵、考察德式建筑研学、德语合唱团等不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德语学习和德国文化的兴趣。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学习德语的乐趣、争做岛城初中学段德语教学的开拓者,是同大教育研究院德语老师们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
中德文化 源远流长
120年前,一位名叫卫礼贤的德国人远赴重洋在中国青岛上海路7号创办了“礼贤书院”,从此翻开了青岛新式教育的新篇章。
1900年 卫礼贤在青岛招生办学创立“礼贤书院”。
1919年 校名改为“礼贤甲种商业学校”,学制三年。
1923年 改商业学校为普通中学,称“私立礼贤中学”。
1924年 向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注册“青岛私立礼贤中学”,学制为四二制。
1928年 向南京教育部以“私立礼贤中学”备案,学制改为三三制。
1931年 始办高中工程科。
1935年 开办制图科与德文专修科,与同济大学签定教育协议,优秀毕业生直接升入同济大学。
……
2018年6月,青岛三十七中迁址上海路7号,加挂“同济大学附属青岛礼贤初级中学”校牌,同根同祖的血脉将同济大学与同济青岛礼贤附中的命运再一次紧紧相连。
资料来源:
微信公众号:同大教育研究院,2021年3月29日,
《【同大教育研究院】记青岛三十七中德语教研》
供稿:同大教育研究院青岛三十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