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大道至柔·陈庆庆艺术的灵与形”拉开了系列活动“妙幻的自由—对话中国艺术家”的序幕。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了三位中国不同代际的杰出艺术家与德国文化学者进行对话。三场与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之后,将有一位中国策展人和柏林《空胶囊》的两位年轻出版人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着“情感”的艺术争论、中国科幻文学的德语译作等不同话题进行讨论。
图1:受邀的三位中国艺术家陈庆庆、朱赢椿和张斌(从左至右)
第一期名为“大道至柔·陈庆庆艺术的灵与形”。作为嘉宾的陈庆庆女士是“红二代”,她在经历了文革的动荡、体验了生活和职业的各种变幻之后,年届不惑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艺术之路。如今她在北京郊区宋庄实现着自由艺术的梦想。在她的装置艺术宇宙中,事物以神奇的方式展现自己。上周的活动中陈庆庆通过回答汉学家、翻译家Marc Hermann博士的问题,带领听众走近了她的生活故事和艺术源泉:她是如何理解“女性的、中国的”艺术的?如何在艺术中找到自由?为什么艺术是爱的表现方式?众多听众参与了这些讨论。
图2:艺术家陈庆庆的作品
线上系列活动“妙幻的自由—对话中国艺术家”
接下来的活动主题和时间安排如下(时间均为中欧时间):
5月18日,周四,13:30
对话:万物皆能创造美
由柏林出版人Ulrike Hoffamnn Paul对话书帧设计师、“世界最美图书奖”获得者、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赢椿
图3:朱赢椿的书籍装帧设计
6月17日,周四,18:30(中欧时间)
对话:孤独的自洽
弗莱堡大学日耳曼学/汉学跨文化学者Sara Landa对话80后油画家张斌
图4:艺术家张斌的作品
7月15日,周四,13:30
报告:动情:1949后变局中的情感与艺术观念
艺术策展人苏伟博士
9月29日,周三,19:30
讲座与对话:《空胶囊》——来自中国的科幻文学
柏林汉语文学工作者、《空胶囊》出版人Lukas Dubro/Felix Meyer zu Venne 与弗莱堡文学馆共同举办
该系列活动是由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与弗莱堡中国论坛、弗莱堡大学汉学系合作举办。参加活动免费。更多报名详情参见弗莱堡孔院网站www.ki-freiburg.de
资料来源:德国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
专栏主编
蔡琳,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2002-2010年求学于柏林工业大学“规划建筑环境”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及2009年任德国GTZ机构(目前更名为GIZ)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江苏扬州、广西百色)项目专家。研究方向为中德城市更新比较、中德跨文化交际、文化遗产作为资源的中德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