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AI应届博士年薪80万!人工智能这么火,看德国如何加速布局

发布时间:2018-11-22浏览次数:98

如今“人工智能(AI)”已经成了一个热词,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领域都在尝试与AI技术“亲密接触”。AI这么火,相关的人才当然也是炙手可热。有媒体报道称AI专业应届博士生年薪可达80万,而一年前这个数字还是50万,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年薪也有30万,这个涨幅还是比较可观的。

虽然人们对于AI是否会“抢人类饭碗”众说纷纭,但无法否认我们很可能将成为与人工智能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薪酬的上涨从一个侧面说明了AI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已经成为抢手的资源。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产业发展的趋势,那么相应的人才储备工作自然要被提上议事日程。


人工智能“大火”,离不开政府、高校发力推动,在产业推动和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和高校都起着很大作用。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去年11月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会上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门构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继续被提及,报告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今年4月2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那么在AI专业人才布局方面,其他国家有什么样的举措呢?

一起来看德国是怎么做的:


01

上升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


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战略”已涵盖人工智能,近期更突出强调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重要性,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今年2月达成的新政府组阁协议6次提到人工智能。4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表示,德国要下决心直面中美竞争,争取领先地位。5月默克尔两次与相关产学研专家讨论人工智能话题。


联邦政府成立“数字内阁”专门处理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议题,计划在夏休前批准人工智能要点文件,并在今年秋季出台人工智能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由联邦经济部和教研部牵头,邀请官产学研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内容包括科研目标制定、成果转化、激发初创企业活力、完善创新和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应用、加强教育和社会普及等。


02

搭建研发创新平台,抢占技术和人才高地


德国宣布与法国共建“人工智能中心”。总理府部长、数字化首席协调人布劳恩(Helge Braun)将该中心定位成数字化领域的“空客”,希望汇集研发人才,引领欧洲人工智能创新,维护欧洲数字化统一市场。德法两国倡议成立后,其他欧洲国家可陆续加入。据了解,该中心目前仍处于工作层协商阶段,尚未触及融资等核心议题。除此之外,联邦教研部2017年9月启动的“学习系统”将发展为德国人工智能的主要研发平台,成员包括150多名产学研各界专家,共同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指导意见。资金支持方面,由教研部、经济部负责实施的各类现有人工智能研发资助计划总额超过3.4亿欧元。默克尔总理还承诺给予相关研发企业更多税收优惠。


地方政府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亦热情高涨。各州已就德法“人工智能中心”选址展开激烈争夺。巴符州资助了名为“网络谷”(Cyber Valley)的项目,统筹协调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等学术机构与亚马逊、宝马、保时捷、博世等知名企业的人工智能研发活动,发挥集群效应。巴伐利亚州政府6月通过一项2.8亿欧元的行动计划,拟在该州建立“人工智能联盟”,扩建研究机构,新增95名研发人员,力图打造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研发创新高地。


03

企业抱团发展,争取政策支持

德国联邦信息技术、通讯和新媒体协会(bitkom)2017年9月发布人工智能立场文件,为企业在研发、投资、监管等方面争取支持。今年3月,24家企业组建“德国人工智能协会”,为行业利益发声。6月,协会发布“9点计划”,从研发、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就业社会及法律三个层面给出9条发展建议,具体包括:


组建1000人以上的国际化、高水平研发中心;

实施广泛的人工智能教育培训;

建立统一、安全的公共数据库;

为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每年50亿欧元以上的资助;

在欧盟层面设立类似“登月工厂”(Moonshot Factory)的资助计划,每年提供10亿欧元以上资助;

促进初创企业与产业界开展合作,每年提供10亿欧元以上资助;

创建适合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向社会各界正面普及人工智能;

妥善应对伦理风险等负面影响。

04

筹建数据伦理委员会,完善监管环境

德国正在筹建数据伦理委员会,为人工智能发展制定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所有基于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产品、服务均须通过审查,尤其是避免出现歧视、诈骗等不法现象。德国政府还将对现有的监管机构进行重新定位,考虑设立数字化署(Digitalagentur),并考虑赋予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消费者保护职能。



资料来源:转自神州学人,2018年11月21日

转引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德商务通等

https://mp.weixin.qq.com/s/_aRCv4t8NAIW6Uh-82LTDQ?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