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学费一直是德高校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大亮点,但“免费大餐”并非没有变数,曾经因为大学生太多,尤其延迟毕业人数过多,德部分联邦州自2006年起一度向全体在校生收取每学期500欧元的学费。不过德国人读大学免学费的“福利意识”根深蒂固,因此反对声音和抗议不断,2011年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率先开始恢复免收学费,到2014年德全部高校已全面恢复免费教育。好景不长,2017年高校收费又卷土重来,领头者还是巴符州,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收费的目标群体锁定在“非欧盟学生”身上。
© bachelor-and-more.de
一、巴符州高校收费基本情况
2017年5月3日,巴符州议会通过对非欧盟大学生和第二学位学生征收学费的法律。新法规定,从2017/18学年冬季学期起,该州高校向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学生征收每人每学期1500欧元学费,其中300欧元由学生所注册的大学留存,用于改善外国学生的学习和辅导条件。对于第二学位学习,则不分国籍,每位学生每学期都需缴纳650欧元学费(职业要求的二学位学习除外)。
为了确保德发展援助政策持续实施,巴符州政府同时增加了每年100万欧元的奖学金预算。
对于准备赴巴符州留学的非欧盟学生而言,每年3000欧元的学费令其学习和生活压力陡增,而德其他15个联邦州暂未跟进,因此目前避而申请其他州高校的外国学生增加。
Zeit Online关于巴符州收学费的报道 ©Z eit.de
二、哪些非欧盟学生不用交学费
巴符州高校对非欧盟学生的收费也有例外,符合以下六种情况之一的外国学生可以免交学费:
一是在德高中毕业、被德高校录取的外国学生(Bildungsinländer)等同于本国学生;
二是难民申请者;
三是参加校际交流的短期生;
四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录取的发展中国家研究生项目(EPOS)学生;
五是不以在德取得学分和文凭为目的的“研究型”的外国学生(一般是硕士生和博士生);
六是来自国外伙伴高校的双学位项目生。
新法同时给予州内高校5%的机动名额,用于免除贫穷国家学生的学费,相当于全州每年约500个免费名额。另外,各高校还可以利用自收的学费扩大支持来自不发达国家的学生范围。
三、为什么要对非欧盟学生收学费
德高校之所以免费,是因为整个社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应该免费。主张对非欧盟学生征收学费的人认为,大多数非欧盟学生的家长并未在德纳税,所以这部分学生在享用德大学良好设施、占用教育资源的同时,就应该交学费,分担一部分教育经费。巴符州政府希望通过该措施让高校的教学条件有所改善。
另外,德保守政治人士算的经济账是:德国平均为每个外国学生花费约2.7万欧元,而外国学生大概只有一半能完成学业。即便外国留学生成功完成学业,也只有约一半留德工作,即德每培养四个外国留学生,只有一个能留下来。从直接的投资和收益角度来看,德高校培养外国留学生不划算。
目前来看,巴符州是第一个向非欧盟学生收费的联邦州,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其它州正密切关注。如巴符州的收费新政执行效果好,反对声音较小,那么该政策会很快被其他联邦州效仿。毕竟仅对非欧盟学生收费牵涉和影响的群体较小,社会关注度较低,而且基本不影响德政党票仓,不牵扯德选民的利益,反对压力较小,制定和执行政策显然比以前的全面收费时要容易。因此,在目前德社会整体向右转的大环境下,一些外国留学生较多或者经济情况不好的联邦州其实对此也是跃跃欲试,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巴符州收费只是拉开了序幕。
学生游行抗议收学费 © tagesspiegel.de
四、收学费初步效果--非欧盟新生减少五分之一
根据巴符州统计局统计,2017/18学年,巴符州高校在校的外国学生总数开始低于上一学年,打破该州外国留学生数近40年连年递增的趋势。非欧盟大学新生数则比上一学年下降21%,下降幅度令人吃惊。受收费新政冲击最大是非洲国家,其次是亚洲国家,欧洲的俄罗斯、乌克兰、塞尔维亚等国学生也大量减少,亚洲国家中,中国、印度学生受影响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州的艺术和音乐院校,非欧盟学生的数量几乎没有减少。一方面因为德音乐艺术类高校历史悠久、享誉全球,另一方面是由于德国比其它欧美国家同类院校收费低,加之读此类专业的学生一般家庭经济基础较好,能负担得起相关费用。
此外,根据巴符州法律的规定,即便每年有500个免交学费的名额,也是僧多粥少,况且很多外国学生并不不清楚如何申请减免。因此,收学费严重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学生留学该州的积极性。
明确持反对态度的学生 © stuttgarter-zeitung.de
五、对中国留学生影响
总体而言,巴符州高校向非欧盟学生收学费已成既定事实,短期内恐无法改变,对我留学生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文科类专业,由于语言要求高、学习年限长,自费赴巴符州各校学习的人数下降明显,如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等;二是在国内知名度不高的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如乌尔姆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就读的中国本科生人数下降较多。
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更加自主,“名校”效应突出,扎推现象严重,如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自费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猛增,2016年年底在该校正式注册的中国学生数为1500人,2017年年底则突破2000人,经济和管理专业在全德高校中排名第一的曼海姆大学中国新生数量也保持稳定。
我公派赴巴符州学习人数和校际交流学生由于不受收费政策影响,近年来人数不断增多。因此,我在巴符州总体留学生数量仍呈增加趋势。
六、启示
巴符州由于名校多,科研实力强,优质高教资源丰沛,加之该州经济实力雄厚,对华合作比较积极和务实,巴符州未来仍将是中国留学人员赴德学习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鉴于该州高校收学费已出现的影响和目前中国留学生已出现的新趋势,有四点启示和建议:一是国内高校宜与巴符州高校增强校际合作,加大联合培养各类学生的力度;二是由于德国高校对文科专业的语言要求(德语、拉丁语及第二、第三外语)更高,文科生在规定学习时间内一般难以及时获得学位,国内高校宜加大对文科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支持力度,适当延长资助期;三是巴符州有德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双元制大学,建议国内高校扩展与巴符州双元制大学及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四是引导国内高校学生理性选择来德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不简单追求“名牌效应”,根据本人情况务实选择留学单位。
作者介绍
作者修春民系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教育组
资料来源:本文系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