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的“ 00后”德国学生在芜湖

发布时间:2018-12-27浏览次数:269

Chiara(左)与同学一起学习中国功夫


德国有句俗语叫“Was der Bauer nicht kennt, frisst er nicht.”,译成中文可以是“农民不吃自己不认识的东西”,在德国北威州西南部艾弗尔山地的“乡下”孩子也是如此。然而,在今年秋天,有一位十五岁的姑娘离开了小镇梅歇尔尼希,远赴安徽芜湖参加一年的海外交流项目。


她叫Chiara,她所就读的文理高级中学为八年级、九年级的初中阶段学生开设了为期两年的汉语选修课程,而我就是她的汉语启蒙老师。Chiara非常好学,我很早就感觉到她对中文的浓厚兴趣,但是听她说九年级结束后要去中国交流一年时,我还是很吃惊的。自己当年可没有这样的勇气只身离家,远渡重洋,何况还是一个来自艾弗尔山地的孩子。


8月底,我在微信上问了Chiara是否顺利到达中国,却一直没有收到回音。开学后问了她学校里的好朋友才知道,在来到中国的第一天,她就把手机弄丢了。哎呀,这时的我远在德国,内心焦急又爱莫能助。即便是大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丢了手机,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啊!9月的某一天,微信里弹出了一条添加好友的信息,原来是Chiara有了新的账号,还多了一个中文名字——权文文。原来,她的住家妹妹叫“权文洁”。


看着Chiara,哦不,权文文在朋友圈用中文晒着各种照片,我十分好奇她在中国生活得怎么样。圣诞假期回国的我,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来到了芜湖。

Chiara(权文文)的微信朋友圈


我来到约定见面的地方,有个戴着圆眼镜,身材小小只的金发姑娘已经在那儿等候。我们一见面就给了彼此一个大大拥抱。在德国学校里,学生对老师都用尊称“您”,权文文问我,是否可以把对我的称呼改成“你”,我说当然可以,毕竟我们都不在学校。


我们沿着青弋江和长江边走边聊。我对权文文说:“法语老师英歌知道我来看你,还特地要我问候你呢。”她害羞地捂脸捂了很久。原来是她的法语成绩不好,两年前英歌老师特意在家长接待日找了她妈妈来谈话。这位同事和我吐槽说,权文文的妈妈说自己的女儿对亚洲语言更感兴趣。的确呢,她在德国的时候就不满足课本上的内容,已经在课外开始自学中文,还时不时问我问题。如今她已经可以用中文和住家的中国妈妈发微信,考取汉语水平考试四级是她给自己设定的小目标。相信多次带队去中国交流,去长城和故宫的次数比一般中国人都多的英歌老师会明白权文文对中文的热爱。


Chiara(右)与来自拉脱维亚的同学学习葫芦丝


权文文的学校生活特别丰富,除了汉语课,还要学习武术、书法和吹葫芦丝,而且任课老师都不会说英语,看来她的汉语真的是靠这样突飞猛进的。学校里还有一位来自拉脱维亚的男生,权文文说他的汉语并不好,听懂这些课全靠她做翻译。虽然有些老师语速快,还带口音,不过她自信地说自己能hold住。“我体育可差了,武术老师总叫我‘笨蛋’”,权文文偷偷给我看了他俩打拳的视频,调侃地说道。


与住家妹妹一同学习素描


我们在商业区旁的天桥上,碰到了一个年轻人走过来和权文文打招呼,然而她却记不起来那个人是谁,这让她觉得有点尴尬。“作为小城市为数不多的小外国人,你一定很显眼吧?我看到你都上报纸了!”我问她。是啊,她说路上总有人盯着她看,而在德国,街上看到不同种族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了。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很多同学都会和权文文打招呼,但是她觉得想要真的和中国同学玩到一块儿也不容易。她觉得中国的高中生都很忙,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而且无论男生女生都非常害羞。在德国也有羞涩的女生,不过男生都非常开朗。


“上了报纸!”——《大江晚报》于2018年10月11日对权文文和另一名国际交流生在芜湖的学习生活进行了报道


午饭选择了一家当地老字号的点心店,权文文用筷子夹起带骨头的鸭肉,她说吃这些还需要再多多练习。点菜还是需要我出马,但是寻找好喝的奶茶,她已经驾轻就熟了。我们喝着奶茶,继续聊着中德生活的不一样。今年九月,我们“山里”的文理中学也有十来位同学前往青岛的友好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听中方的老师告诉我,有位德国女生在住家吃晚饭的时候还哭了,就是因为中国的爸爸妈妈太热情,总是让孩子多吃点,反而让德国孩子觉得压力山大。权文文也感同身受,住家妈妈觉得她穿得太少,总喋喋不休地让她多穿点,而德国的家庭会让孩子自己选择,独立地照顾好自己。“你看我都二十八了,在国外生活了好多年,我这次出门前妈妈还是唠叨个没完,”我拿自己举例子,“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这是他们爱的表现。”


临别前,我拿出了从德国带来的肉桂星星饼干和圣诞版彩色意大利面送给了权文文,让她欣喜万分。这种感觉我也有过:中秋节的时候,我也收到过德国同事从上海杏花楼买的月饼。人在异乡过佳节时吃到家乡食物,最是亲切。她说父母早把给她的圣诞礼物和生日礼物放在了她去中国的行囊里。生平第一次没有家人的圣诞节,她准备去南京找其他德国小伙伴们一起过,高兴但还是有些小小的感伤。


我坐在回沪的高铁上,回忆起和权文文的谈话,眼前浮现的却是自己大三在德国交流一学期后,又回到德国读硕士,在学校教中文的点点滴滴。权文文也说,结束一年的交流回到德国后,想拿德语和英语两个高中毕业文凭,上大学后还会找机会来中国。


Chiara(左二)同当地的国际交流生一同出游


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转眼就能到地球的另一边。我这样的“90后”们已经活跃在了中德文化交流的最前线,权文文这样的“00后”新生代也在到处体验,以更开放、更包容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我们都相信,那句俗语里的“农民”也会渐渐敢于尝试自己不认识的东西。


作者简介

陶怡菁,和同济初遇的那一刻便是治不好的德语综合征患者:德福满分,波恩大学硕士1.5高分毕业,获得歌德学院C2大语言证书。留德多年,总在风风火火地上窜下跳,在莱茵河畔体验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文理中学教中文,也是德语学习公众号“核桃老学姐”(Walnuss_Deutsch)的网红小博主。忙碌,却又乐在其中。


资料来源:文中图片均由Chiar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