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大图

第三届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年会暨首届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大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9-01-14浏览次数:277

第三届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年会
暨首届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大会
在同济大学召开

  

1月9日下午,第三届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年会暨首届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大会在大礼堂举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中德职教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同济大学副校长董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曜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毛丽娟以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全国应用型本科及高职、中职院校主要领导;中德两国的标杆行业企业代表、德国院校代表共计1500余人出席大会。大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同济大学副校长董琦主持。


大会开幕之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与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并共同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陈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步入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擘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蓝图,同时也对高水平大学承担国家使命提出了新要求。

同济大学基于长期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经验,结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于2016年5月发起成立了“中德职业教育联盟”,联合中德两国众多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优秀企业,共同谋划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和实践职业教育改革举措。

同济大学作为教育部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将更加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担当国家使命,通过打造完善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输出同济模式和同济智慧,助力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鲁昕代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鲁昕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突出。

当前,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职业教育必须跟上技术更迭的步伐。发展职业教育,要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市场需求,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更好的推进产教融合,促进协同发展。

同济大学及中德职教联盟致力于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助力产教科融合、校企科协作,对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职业教育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时代,希望同济大学能够支持新一届职教学会工作,履行新使命,作出新贡献。

 


董琦宣布中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心正式启动,中心由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牵头,联合中德行业标杆企业共同成立。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产教科融合,聚焦职业教育核心环节,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同时,正式发布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指导,中德职业教育联盟联合业界权威企业共同编制的《中国应用型人才需求报告2019》。

 

《报告》采集了约16000家企业的招聘数据库,聚焦分析了八大紧缺产业的人才供需现状,旨在为各相关院校、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切实有效人才培养指南。

  

鲁昕宣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学会秘书处正式设于同济大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曜升代表学会宣读了《关于在同济大学设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的决定》,并向新任命的学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与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继平转交了学会决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于2018年12月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原副校长董琦当选为常务理事、副会长。学会在同济大学设立秘书处,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和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开展工作,旨在更好地发挥同济大学在职业教育领域和中德合作交流方面的头雁效应,对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毛丽娟出席大会并共同为学会秘书处揭牌。

 

上海外服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上海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李栋代表参会的华为、阿里巴巴、京东物流、复星集团、科大讯飞、天坤国际等行业标杆企业发言。

  

作为全体大会的核心环节,鲁昕会长作了题为《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数字经济的能力》的主旨报告。报告从职业教育的历史贡献、数字经济特征与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期望的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数字经济的能力四方面,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重大问题。鲁会长强调指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民之大计,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类型担当的职业教育,新时代要在理念认识、目标定位、体系建构、产教科融合、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实现突破,使职业教育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服务数字经济,更好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报告数据详实、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

 

最后,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秘书长、中国职教学会副秘书长王继平向大会作工作汇报,介绍了一段以来联盟推进完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工作进展,回顾了联盟2018年的主要工作,大会圆满结束。


当天下午,鲁昕会长在同济大学旭日楼主持召开了学会秘书处第一次工作会议。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学校建设规划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曜升,副会长史薇、董琦等参加会议。

第三届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理事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1月9日上午,第三届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理事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到会指导工作。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原副校长董琦,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登内伯格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曜升,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第三届理事会全体成员,知名标杆企业代表及德国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会议。中德职业教育联盟执行副秘书长唐明主持大会。

吴志强代表同济大学致欢迎辞。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秘书长、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继平代表理事会做2018年工作报告,从联盟目标、联盟的工作重点、2018年工作成果等方面回顾了上一年度联盟工作,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理事会促进2019年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鲁昕简要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历程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基本情况,她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将在2019年认真抓好并落实十个工作载体,切实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更好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服务。

 

理事会上举行新增学术委员会委员受聘仪式,新增32人为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任期5年。部分嘉宾及理事会成员单位就关心的话题先后进行了发言。

 

 

本次理事会还对《中德职教联盟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稿)》《中德职教联盟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修订稿)》进行了修订并表决通过。


资料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来源于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9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