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民间文学篇(二)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 非遗——交流互鉴的瑰宝

发布时间:2022-03-24浏览次数:133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气质情感,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保护和宣传非遗,也就能够有效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和平发展。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值此庆祝之际,本公众号特推出“非遗——交流互鉴的瑰宝”系列。

 

非遗——交流互鉴的瑰宝

民间文学篇(二)   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中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脉绵延。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传承千年,积厚流光,孕育出无数的文化珍宝,民间文学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国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神话、传说、歌谱、谜语、谚语等,[1]具有明显的多民族特征。民间文学在广为流传的同时相互影响,为中国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头之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目前共有251个民间文学类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汉族民间文学,如盘古神话、梁祝传说、杞人忧天传说等;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如壮族刘三姐歌谣、苗族贾理、满族说部、藏族婚宴十八说等。可谓琳琅满目,尽是精粹。囿于篇幅,本文只能精选若干,以飨读者。

 

一: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在山东大地、东北三省和北方多数沿海地区广为流传。[2]相传山东有个庄稼汉子名叫李憨,力大如牛,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媳妇叫桃红,聪明伶俐,俊俏贤慧。两口子苦求二十载,桃红终于有孕,却在分娩之日生下了一条小黑龙。李憨大骇,拿起铁锨,把小黑龙的尾巴铲了下来。小黑龙拜别母亲,负痛腾空飞去。小黑龙因姓李,又没了尾巴,后来人们便叫他“秃尾巴老李”。后来,小黑龙飞到了黑龙江,想要为百姓除掉在那里为非作歹、刮阴风、下暴雨的恶白龙。他托梦给山东人,请他们在江面翻白浪时投入石灰,这样白龙就呛得睁不开眼,喘不动气。江面翻出黑浪时,他们则要投入山东的大饽饽,为自己补充能量。就这样,黑龙成功赶走了白龙,黑龙江得以风调雨顺。从此,打算度过黑龙江的人都会首先问问有没有山东人。因为只要有山东人,风刮得再大,船也能平稳航行。

 

数百年间,有成千上万的山东人闯关东来到东北。他们克服困难,世代耕耘,扎根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秃尾巴老李这个能呼风唤雨、自由自在地往来于东北和山东之间的形象,代表的正是山东人的思乡之情。[3]秃尾巴老李的勤劳朴实、忠厚贤孝、行侠好义、惩恶扬善,也正是山东人的性格特征。

 

二:徐文长故事

 

徐文长故事是汉民族重要的机智人物故事之一,产生于明代中晚期,在绍兴及其他江南地区广为流传。该故事以历史人物徐文长的轶闻趣事为基础,同时也吸纳了许多其他的机智人物故事,从主人公的少年时代一直讲到临终。[4]内容包括惩罚土豪劣绅,抗击倭寇侵扰,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对敌人的辛辣讽刺和对朋友百姓的关心呵护等。[5]至今,该故事仍在不断发展,数量已达三百余篇。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带有浓郁的绍兴特色和乡土气息,是研究历史人物和地域文化的重要材料。

 

徐文长故事之“点心”

 

明朝万历年间,绍兴城里新开了一家点心店,徐文长常常光顾。一次,店主央求他给写一块招牌,徐文长一挥而就,并嘱咐店主不得改动。谁知招牌一挂出来,立刻门庭若市,原来大名鼎鼎的徐文长竟然忘写了“心”字中心的一点。绍兴城的人都来看热闹,点心店的生意也就格外兴隆。

 

可是名声传扬以后,店主就开始偷工减料。点心的质量每况愈下,生意也渐渐变得不景气。一天,一位顾客对店主说:“‘心’缺一点还叫‘心’吗?难怪生意不好!”于是店主用黑漆补上了这个点。但生意却并未好转,反而更加萧条了。店主摸不透个中奥妙,就去请教徐文长。

 

徐文长说:“‘心’无一点,引人注目,又使人有空腹的感觉,来吃点心的人就多。加上一点,变成了个实心肚子,谁还要来吃?做生意不可过分贪心。现在你把‘心’上那个黑点改成红的,生意还会兴隆。”

 

店主恍然大悟,照办后果然灵验。[6]

 

三:盘瓠传说

 

盘瓠传说发祥于湖南省泸溪县,流传于湘西和黔东北的苗族地区以及我国东南部。相传远古时代,有位老妇患上耳疾。医生从其耳朵里挑出一只蚕茧大小的硬壳虫,放在瓠瓢中,用盘子盖住。不久后,硬壳虫变成了一条狗,身上有五种颜色的花纹。医生把它命名为“盘瓠”。后来,高辛王帝喾与犬戎国交战,屡战不胜,只因犬戎国的吴将军十分厉害。高辛王便颁下旨意,谁能取得吴将军首级,便许女为妻,并赏金封地。一天,一只狗衔一人头伏于殿上。这狗就是盘瓠。高辛王见立功者是狗,便以帝女不能嫁给狗为由赖婚。但辛女却表示愿意履约。于是高辛王大怒,将辛女打入冷宫。这时,盘瓠前来驮着辛女飞出窗外,来到泸溪境内沅水西岸一座绝壁上的山洞里。他们在那里创建了家园,并繁衍生息,养育了六男六女。[7]后来盘瓠不幸遭谋杀,被抛尸于沅水。辛女沿着沅水流域寻夫尸体,哭干泪水,气绝而亡,并化为一石屹立于沅水之滨,后人称之为“辛女岩”。湘西苗人尊辛女为“神母”、尊盘瓠为“神父”,并立“辛女庵”、“盘瓠庙”祭之。

 

盘瓠传说约产生于母系社会向夫权社会过渡的时期,植根于苗族先民渔猎经济与原始农业社会的土壤,[8]是古代苗族内容最丰富、情节最曲折的族源传说,对研究苗族的民俗、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四:巴拉根仓的故事

 

巴拉根仓的故事是以巴拉根仓为主人公的蒙古族民间大型讽刺幽默故事群,在内蒙古民间流传甚广,尤以科尔沁草原为盛。“巴拉根仓”是人名,蒙古语意为“丰富的语言”或“智慧的宝库”,他是蒙古族劳动人民虚构出来的理想人物。巴拉根仓是穷苦人民的发言人,到处替被侮辱、被欺负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不懈地与凶残暴戾、腐朽没落的僧俗统治者进行斗争,反抗宗教迷信和封建伦理道德。官僚、牧主、奸商和大喇嘛给他加上“流氓”、“骗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地斗败。[9]巴拉根仓的故事借助巴拉根仓机智讽刺的语言,表达了劳动人民对邪恶势力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蒙古族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中国的民间文学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精确地表达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诉求,兼具艺术性、文学性和人文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自发地了解和传承。只有这样,中国民间文学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介绍

陶卓,

日耳曼语言文学博士,同济大学德语系教师。

 

王楠,

同济大学德语系翻译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周耀林,王三山,倪婉.世界遗产与中国国家遗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https://www.in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2275

[3] https://hij.ifeng.com/culture/detail_2014_11/26/3205022_0.shtml

[4] https://www.in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2286

[5] https://www.inchina.cn/charakter_detail/8579 

[6] https://www.in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2335

[7] 同上

[8] https://baike.baidu.com/item/巴拉根仓的故事/266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