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贵州省林业局召开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总结暨自然教育基地建设会,以推广中德项目建设经验,促进全省森林经营水平提升和推动自然教育产业发展。
会议首先总结了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以下简称“中德项目”)和贵州省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情况。“中德项目”是我国第一个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2009年开始在贵阳市、毕节市的开阳县、息烽县、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和百里杜鹃管委会实施。
中德项目创建了贵州森林经营新模式,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森林经营管理经验,提高了项目区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据监测,项目实施间伐4年后中龄林分和近熟林分的胸径年生长量分别提高35.29%和27.02%,立木蓄积平均年生长量分别提高24.67%和33.3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了30%,森林质量和林分结构明显改善。同时,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6.02万户林农收入进一步稳定提升。实施项目修建林区道路320余公里,极大改善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引进了德国自然教育理念,中德合作在贵阳长坡岭建成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个森林体验教育中心,结合贵州实际出版了《森林教育指南》(修订版),发布第一批省级自然教育基地10个,为推动贵州省自然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议指出,中德项目虽然圆满完成,但是贵州的森林经营事业仍然需要大力推进。目前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但林分质量差、树种单一、森林蓄积量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为此,全省各地要把推广德援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强化森林科学可持续经营作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手段,把项目实施期间积累的成功经验、创建的先进模式、掌握的现代理念、建立的各项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实践,将全省森林经营水平提升到新台阶。
会议要求,全省林业部门要加强自然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动自然教育场所基础建设,加快建立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公众参与度高、布局合理的自然教育基地。要强化自然教育场所功能,创新自然教育服务体系,大力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质量。要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着力培育自然教育事业共同体,构建多元推进的工作模式和互联互通的自然教育网络体系。通过大力宣传自然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自然教育行业规范发展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加快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森林质量效益的重要工作,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重要内容。全省林业系统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巩固拓展德援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成果用活用新用足,推动贵州省林业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贵州省林业局、省审计厅、省财政厅、省林学会、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省林业产业联合会、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以及9个市(州)林业局分管产业和负责自然教育基地建设的同志、相关项目县及自然教育基地负责同志参会。
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