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二德缘 | 亚娜和露西

发布时间:2019-02-14浏览次数:287

编者按 

作为上海独具特色的一所重点高中,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对于许多人来说毫不陌生,特别是学校自2009年开设DSD德语国际理工实验班,多年来培育了许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子,毕业生就读于德国各个著名的高等学府。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学习德语,也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项目和活动体验德国社会与文化。“中德人文交流”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曹二德缘”,通过多种视角展现这所学校的国际情怀和精彩纷呈的德语学习。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所特色高中,汲取校园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


来自德国的双胞胎姐妹朱亚娜(Jana Plassmann,前排右一)和朱露西(Lucy Plassmann,前排右二)于2018年9月赴上海市曹杨二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


我叫朱亚娜(Jana Plassmann),今年十六岁了,是一名从德国来到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的留学生。因为从小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所以作为中德混血双胞胎的我和我的妹妹,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来到了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因为母亲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家可以说时常往返在中国和德国之间。2014年~2016年我在中国德法学校就读初中。在德国,我每周上一次中文课。我喜欢游泳和体操,学习和唱歌。


我叫朱亚娜,是中德混血儿,从小在德国长大。由于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和兴趣,高中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的时候,我和双胞胎的妹妹一起,在曹杨二中高一的七班和八班开始了我们交流生的学习生活。


虽然以前也在中国生活过,但是这次还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这半年我真正融入了中国文化,融入到了中国的学生生活中,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朱亚娜和同学们参加学校运动会


虽然学习上有压力,但是这半年我们过的真的很开心,真的很难忘。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体验到了过去从未体验过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在德国学不到的知识。


中国的校园生活真的跟德国的有着天大的区别。中国上学早,放学晚,而且除了上课,还有早读和晚自习。同学们都住学生宿舍,所以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吃,吃了吃了也就吃腻了。然而,重要的不是吃的什么,而是和你在一起吃的人。在中国,吃饭是免不了一阵畅聊的。和同学们海阔天空、东家长西家短地“嘎讪胡”(上海方言:聊天、闲聊),欢声笑语,也着实是少有的轻松时刻。


说到寝室,它虽然很朴素,但是也算不上简陋。虽然没有家里舒服,但是有室友们的陪伴。推门而入,木质器具散发着清香;在室友和我一起精心打理下,地板一尘不染,大理石的洗手台明可鉴人,各自的洗漱用品规规整整地摆放着;即便是厕所,也没有那种异味。再走进一些,大家的桌上摆着各种学习、生活用品,虽多却不乱;向窗外望去,校园之景尽收眼底。虽然它高处(第三声)六楼,于一个女孩子而言爬上楼就已不易,但如此优雅、温馨的环境常常褪去了我们的疲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家。串寝的好友也常常为之赞叹:“你们这儿太棒了!”。而这,也全归功于大家平时自觉、一丝不苟地做清洁工作,背后的辛劳只有我们四个人知道。


说到教室,它虽然不大,但是人很多,所以会很热闹,而且班里的人都很热情和乐于助人。


虽然有时课堂内容听不懂,但是同学们都会跟我解释,就算我还是不明白,他们人人会耐心地跟我解释。例如数学。他们初中学过的很多知识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 所以数学对当时的我真的是一道难过的坎。可每当我有问题的时候,就算他们作业很多,也会抽出时间帮助我,所以我很感激我的同学们。


当然,我也在德语方面也能帮上他们一大把。每天早上都有早读和早操,这也是跟德国不一样的一点。早读时,我们都会一起读德语,我帮同学们练口语。而午休时便会有“德语角”,在那里德语老师和我们,会单独给这些学生补德语。


同学们从早上到下午都有课,晚上还有晚自习,周末还要补课,很辛苦,但是他们依然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状态。有时考试过后,他们就算成绩不太好,也不会跟别人表达不开心的状态。


我参加期末考试,有几门课考砸了,我很伤心,他们都会来安慰我,尽管考试成绩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决定他们的未来的。所以我真心感谢这里的同学们,陪伴我,帮助我,在我不开心时安慰我。当然还要感谢孜孜不倦的老师们教会了我这么多东西。


中国学校的学生生活虽然是辛苦了点儿,但是有这么多可爱的同学们的陪伴,我觉得很温馨。现在这一段生活就要结束了,我带着一大篮子满满的收获就要回德国的洪堡文理高中了,我真的觉得不舍得……我一定会常来看你们的,我可爱的同学们,我辛勤的老师们。我也真心希望你们当中有更多的人能够考到德国的大学里,这样也不枉了我半年来每天为你们做的德语辅导,当然,更重要的是,两年之后我们又有机会常见面了……



我叫朱露西(Lucy Plassmann),今年十六岁了,是一名从德国来到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的留学生。因为从小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所以作为中德混血双胞胎的我和我的姐姐,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来到了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因为母亲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家可以说时常往返在中国和德国之间。2014年~2016年在中国德法学校就读初中。在德国每周上一次中文课。我喜欢游泳和跑步,弹钢琴和唱歌。


我叫朱露西,今年16岁,我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我从小就生活在德国,一般放假的时候每年都会回上海来看一看。我们在德国每周都会去一次中文学校。我们的中文知识,大多数都是通过大量的观看中国电视并紧紧跟踪下面的字幕而获得的。5年级到8年级我是在上海的德法学校度过的。


因为我对中国的文化和这里学习环境很感兴趣,所以在半年前决定和我的双胞胎姐姐一起到曹杨二中做留学生。现在半年已经过去了,我即将回去了。可是从情感上而言我真的对这里依依不舍。但是我终究还是要回德国参加我们德国毕业考试的。


在这半年里,我收获很丰富,从刚开始对这里一切的一无所知到现在都难以想象俩开这里的样子。从刚开始对课程的不了解到现在的把语文书里的诗背的滚瓜烂熟。


从我第一天来到曹杨二中开始,不管是这里的教师还是学生始终都对我特别的热情,特别的友好。我也一下就交了很多的好朋友。不管我有什么难题他们都会尽他们所能来帮助我。


当然了,不得不说中德的教育差别还是很大的,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需要很大的适应力的。我一来就发现,中国学生上学的时间要比德国学生长很多而课外的时间也不能自主安排。这里的学生不在学校就在补课或者写作业,基本没有时间从事自己的爱好。但是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学生要以优异的成绩完成高考以及德语考试,所以德语班的压力格外的大。而在德国,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经常是是要求我们查找资料并且大家一起合作完成的。课外的时间除了完成家庭作业之外还可以从事自己的体育爱好,音乐爱好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等。


参加公开课


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住宿生活。这个寝室把我们几个室友串联在了一起也让我们很快的彼此适应且有了很深的一段友谊。我已经适应了她们每天早上的“Aufstehen!”(起床)和每天晚上的“ Gute Nacht!”(晚安)。与她们的友谊也是我不忍心离开的原因之一。


我希望在这里交的这些朋友可以是我终生的朋友。这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让我经历了很多不同的事情,我也将推荐别德国有中文基础的同学来体验一下这种不一样却很有趣的人生。


“曹二德缘”

专栏编写组

曹二德语教师集体照


“曹二德缘”专栏将通过多种视角展现这所学校的国际情怀和精彩纷呈的德语学习。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所特色高中,汲取校园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

曹杨二中 罗珏 吴静娴


图片来源:曹杨二中德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