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卡塞尔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为当地德国企业介绍一些合作项目和企业,为它们提供综合性服务。在过去几年中和中国的合作进展非常快,15年前我们就和中国取得联系,这个项目合作在最近几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接下来介绍最近研发的一个项目KoLeArn2,中文名叫“柯蓝”,它是智能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配套学习服务(图1)。
图1 智能学习系统开发研究项目的出发点主要是德国的工业4.0
什么是德国的工业4.0?总体概括起来就是各个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联网,德国的工业4.0将重新组合工业基础设施。德国工业4.0不仅带来了深远的技术改革,同时对从事生产的员工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项目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按照工业发展的新的要求培训好员工。首先要了解和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从事与工业4.0相关生产工作的员工需要满足哪些资格要求?在公司内部培训过程中,该如何简化以IT为基础的学习单位的资格要求?项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按照具体需求,为在中国未设生产基地的公司开发并提供学习服务;为德国培训机构提供机会,使之能够在中国提供培训和教育;为公司提供支持,使之能够建立并改进其工作组织及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中德合作。
参与研究项目的除了卡塞尔大学,还有其他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一个是卡塞尔职业培训中心,另一个是从卡塞尔大学分离出来的电讯传输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发研究项目,也选了碑廊医疗技术公司和斯宝亚创电气工业企业这两个工业企业来尝试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具体分为两个阶段:调查研究分析和付诸实施。近两年通过大量有质量的研究,调查了整个工业生产流程,企业也提出了对员工的技能要求。2018年还对两所中国职业学校进行拜访,了解学校的培训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目前教育培训的重点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培训过程中实践导向性和问题导向性较低,所学技能的实际应用还不够突出;第二,自主学习空间较小;第三,教育培训与企业的合作还不是很普及,许多公司未提供内部培训机会;第四,在中国的德国企业当中,教育培训的措施没有完全得到落实,而所谓的这种教育培训,更多的是通过参与式观察进行学习。
在培训和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动机和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此同时,也须考虑到学习者面临的外部情况和身体状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习的成效。了解发现有些年轻员工不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学习,有时会开小差,也会出现一些工伤,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另外,通过大量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共同参与学习和企业的综合文化,都对员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好的企业文化和大家的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在具体的职业培训和学习中要使用什么信息工具传授知识和技能?KoLeArn致力于交互式教育视频的配套开发。KoLeArn流程通过一个介绍性教程来向员工提供教育视频的创建过程中的支持,该教程演示了应如何设计教育视频。同时,它还为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员提供了有关如何使用交互式元素增强教育视频的教程。通过使用交互元素,同一教育视频可用于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初学者、有经验的专家等)的学习,这在中国等国家尤其重要。此外,它对学习过程的叙事流程有很大的影响。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学习视频要按照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使用的机器类型和操作过程来拍摄而成。这样拍出来视频比较具体化、形象化,让受培训者能够形象地学到应掌握的技能。当然受培训者和培训者拍出来的视频不一定是专业化,如果需要作为比较专业化的教材,也另外有一个教程,为教育材料和视频的设计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之所以一直强调视频一定要有互动性,是因为只有互动性视频才能够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此外,在拍摄视频时,也可适当使用游戏机制,结合游戏的方法形象地传授专业知识,让不同文化层次的受培训者更容易接受,更能掌握。项目到最终完成还需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要对中国的职业培训学校和在中国的德国企业的培训实际情况作进一步了解(图2)。
图2 后续措施:试点评估在过去几年中也做过另外一个项目,就是通过手机媒体工具进行培训和学习。在年轻人当中反响很不错,今后几年中,尤其是要在中国职业培训方面,要做更多的了解和研究,研发出一套新的可行的职业学习办法。
1.本文摘自作者在“中国上海2019终身学习社区文化交流会”上的演讲。
2.智能工业制造过程中的配套学习服务一一以中国为例的系统开发和试点阶段。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2021年9月9日
编辑:陈惠兰
审校:俞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