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至8日,第五届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浙江大学艺术史工作坊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德国的16位艺术史学者共聚一堂,以“画中之音与画外之意”为主题,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展开讨论。
工作坊现场
该艺术史工作坊于2014年由北京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共同发起,2016年浙江大学加入,至今已成功举行了五届。
4月7日上午,首先由北京大学的李凇教授、丁宁教授,柏林自由大学的李静姬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的黄厚明教授分别致开幕辞。此后便由丁宁老师第一个演讲,题目为《听不见的雷声意味着什么——乔尔乔内的〈暴风雨〉的解读与挑战》,画中“听不见的雷声”似有“惊蛰”之意。为期两天的工作坊之研讨正式启动。
就工作坊中大家提交的16篇论文来看,分布相对比较均衡。
就地域而言,东亚、西亚、欧洲均有相关研究文章。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研究的有丁宁老师的上述论文,关于西亚艺术的有北京大学贾妍老师的《寂静之声:乌尔“琴语”及苏美尔葬仪初探》,关于东亚之日本艺术的有柏林自由大学Annegret Bergmann的《图像中的音乐——想象的音乐:恩地孝四郎的艺术观念》。其它发表文章都是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主题。
就时间而言,从上古到现当代均有文章讨论,以讨论时间为序,如贾妍老师的文章讨论公元前数千年两河流域的乌尔琴图像;浙江大学黄厚明教授的《观者的目光》则主要讨论两汉及此前图像呈现的视觉化进程;原属浙江大学的谈晟广(现在清华大学)的论文《以歌九韶,百兽率舞》研究两汉时期动物图像中政治观念的表达;浙江大学陈谷香老师《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讨论传为唐画的《簪花仕女图》的主题;讨论宋代艺术的有北京大学李凇教授的《弦外之音——关于宋徽宗〈听琴图〉的柔性想象空间》和北京大学白巍老师的《鹤鸣于九皋——马和之〈清泉鸣鹤图〉释读》;于元代之艺术,则有浙江大学黄杰老师的《王蒙〈丹山瀛海图〉山水原型为南通狼山考》;浙江大学赵晶老师《周全〈狮子图〉研究》则讨论明代之绘画;研究清代绘画的有:柏林自由大学何小兰女士的《肖像的谱写——探讨清代绘画〈王梦楼抚琴图〉的音乐功能及意义》,北京大学高译老师的《无间于外,无息于内——由《古木垂阴图》解石涛山水之音的审美内涵》;北京大学翁剑青《画里画外的声音——〈延安新春〉之释读》研究的是数十年前的画和事;柏林自由大学Heike Frick的《声音与倾听:刘海明的版画》则将目光聚集于活在当下中国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另外,本次工作坊中还有一些文章以某一概念为中心,铺陈展开。如柏林自由大学李静姬老师的《通感:倾听中国山水画中的声音》,通过中国传统山水画来讨论绘画中的通感;北京大学刘晨老师《可视的声音》探讨中国双关图像及其源起,关注的是与“双关”这一概念相关的图像。
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主办,并得到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支持。工作坊展现了相关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增进了两国三校艺术史学者的交流,消除了一部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学术信息讹误,推进了相关主题的艺术史的深入研究,也使得北大艺术史论的学生获益匪浅。
4月7日晚,李静姬教授在北大静园二院为艺术学院师生献上了精彩的讲座,题目为“高丽佛教绘画及其在欧洲的流传”,演讲的内容是李静姬教授多年来研究积累的成果。高丽佛教绘画现存世一百多幅,在本次讲座中她重点介绍了藏在欧洲的八幅,并带领大家仔细解读了画中的图像特征。她将高丽佛教绘画与中国、日本相关绘画区别开来,解决了艺术史上长期困扰大家的难题。国内对高丽佛教绘画一向所知甚少,此次演讲开拓了大家的眼界,增进了国内艺术史研究者对朝鲜半岛古代绘画的了解。
延伸阅读:李静姬教授,1991年于科隆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7年任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研究员,2003年任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东亚艺术史系主任。其研究领域涉及亚洲艺术的多个方面,尤其是文人艺术、佛教艺术及丝绸之路艺术。
新闻来源: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o/2017-04-11/doc-ifyeayzu7559115.shtml
(非本站内容,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