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德国中小企业的“一带一路”愿景:打消顾虑 拥抱机遇 | “一带一路”话共赢

发布时间:2019-04-26浏览次数:200

德国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型企业。但事实上,占到当地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才是真正的德国经济中坚力量。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他们也因此被誉为“隐形冠军”。随着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了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开始关注如何把握机遇,更深入地参与到这一倡议中,助推中德合作再上新台阶。

德国百年家族企业代傲早在2000年就在南京设立了分公司,主要生产、研发电机和电子产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该公司在中国的员工数量从最初的五十多人增长到了逾千人。集团总裁迈克尔·希顿托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参与各方能够互联互通,这与德国文化非常契合:“(‘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理念。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中国占主导地位的项目,我完全不赞同这样的担忧。人们应该好好听一听中国企业可以提供什么、想要在哪些领域寻找合作伙伴、哪里还有潜在的合作机遇,因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喜闻乐见的就是打造互利共赢的局面。我们已经参与到了其中,而且很高兴能够跟中国合作伙伴一同集思广益、实践创新、共创未来。”

© diehl.com

德国CHS货柜集团是一家位于不莱梅、规模较大的中型家族企业,最近刚刚在中国成立了分公司。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利奥波德坦承,公司日前能够顺利地获得在华经营许可、拓展业务,正是得益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我们立足中国、得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分公司大约四周前开始正式运营,眼下刚刚完成第一笔交易,可以说已经步上了正轨。如果我们愿意,甚至每周发送上千规模的集装箱来德国都不在话下。之所以决定加入到这一倡议中,是因为我们坚信,‘一带一路’是不容错过的机遇。如今,公司有能力可以统筹超过以前数量很多的集装箱。而这让我们在同等规模公司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头羊。”

© europages.cn/CHS-CONTAINER-HANDEL-GMBH

德国工程院院士、弗劳恩霍夫光伏研究院院长埃里克·韦伯是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的荣誉委员。他告诉记者,多年前,德国曾经掀起过一股“中国热”,一大批德国企业赴华成立分公司、建厂进行生产等等。但由于出现了大规模的山寨,其中的很多中小企业吃了哑巴亏,最终无奈撤出了中国市场。在韦伯看来,这也是部分德国中小企业眼下依旧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存在顾虑的主要原因。他说:“当时的症结主要在于尚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中国眼下非常注重专利保护,绝对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如今,我们要做的是跟这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企业说,再给中国一次机会,看看那里的无限可能性。我认为,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来说,最关键的是鼓励竞争以及保证开放的竞争。我不喜欢谈论资本主义,但竞争绝对是有效助推经济发展、使其重新焕发活力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要让德国中小企业看到中国正走在开放的道路上。这也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我们最期待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资料来源:国际在线,2019年4月25日, 作者 阮佳闻,编辑:赵宇静

http://news.cri.cn/20190425/b30a5019-32e2-6b99-cc92-1ec2f0db6b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