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观·营造 | 除了巴黎圣母院还有哪些哥特式建筑? ——哥特建筑艺术浅

发布时间:2019-04-23浏览次数:940

专栏介绍 
洞观·营造
本专栏每期选取一个典型代表价值的文化景观、遗产建筑、历史名胜等营造艺术类主题。从历史、地理、经济技术、社会体制等多方位来阐述,以游记、散文、评论等形式来表达,以期加深中德建筑、城市规划、园林等领域的跨文化理解和认知。


刚刚发生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使得这座屹立了600多年的哥特式建筑的高塔轰然倒塌。众所周知,巴黎圣母院是世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那么哥特式到底是怎样一种建筑风格呢?世界上还有哪些哥特式建筑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本期话题也希望带领大家做一次哥特式建筑的巡礼。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一词最早见于文艺复兴后期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1]一书中。瓦萨里对于东哥特人[2]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释怀,他认为哥特人在征服了罗马后,摧毁了古罗马的古典艺术辉煌。于是把中世纪以来的哥特人的建筑艺术称之为“野蛮的日耳曼风格”。实际上,哥特式建筑是对罗马式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并在精神内涵和建造技术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它在12世纪起源于法国,并在13世纪到16世纪,在欧洲各个国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在19世纪以后随着欧洲哥特式复兴浪潮,传播到了世界各地[1]。

左图:亚琛大教堂的唱诗席和前室内圣髑;
右图:亚琛大教堂的罗马式穹顶。© 孔洞一

在12世纪以前欧洲的建筑主要是以罗马式为主。日耳曼人的伟大祖先——欧洲之父查理曼大帝[3]建造的德国亚琛大教堂就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如上图)。它的平面布局使用十字交叉,墙体厚重,廊柱多为半圆形拱券支持,门窗洞用同心多层小圆券;窗户较小,内部空间的气氛阴暗而神秘。

左图:罗马式教堂平面示意图;
右图:哥特式教堂平面示意图:唱经席和半圆前室。©孔洞一

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评论家的观点,日耳曼民族自身对于“哥特式”却有着自我的理解。德语Gotik ,词源是Gott音译“哥特”(意为“上帝”),因此哥特式也可以理解为“接近上帝”的意思。所以,几乎所有的哥特式建筑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核心空间来和上帝沟通。在哥特教堂里,象征基督的十字架平面结构的焦点位置便是这样的空间。它是“唱经席”的场所,而同时前面的半圆形前室则是恭奉圣髑(dú)[4]的区域,他们共同构成了教堂建筑中最神圣、最核心的部分。这样的场所需要高大、明亮、凝聚力、以达到精神上的不断上升的空间氛围,以表达“接近真理”的无限探索精神。而在12世纪的欧洲,这样的建筑空间的营造,就需要借助更加先进的营造技术对之前的罗马式建筑进行改良和革新。


哥特式教堂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孔洞一


左图:巴黎圣母院正立面高度比例,
右图:巴黎圣母院正立面方圆几何比例。
©Geometric Order of Gothic Cathedral

随着十字军东征[5],日耳曼人从东方的伊斯兰和拜占庭地区学习到了先进的高塔建造技术。法国路易七世时代,最先造就了最早的一批哥特式建筑:如,圣丹尼斯教堂、巴黎圣母院和兰斯主教堂等。法国哥特建筑的特点是它们的高度和垂直感、结构紧凑,立面高度和花窗圆弧形成和谐的比例关系,建筑整体形式也取向统一。东西立面高度一致,在玫瑰花窗下拥有三个入口,一般有两座塔。这些最早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技术日益完善、高度日益增加、风格传遍了欧洲各个地区。

欧洲各哥特式教堂拱顶高度剖面。图中(从左到右):
1、努瓦永大教堂(1170年后)
2、巴黎圣母院(1175-1215年)
3、布日尔大教堂(1195-1250年)
4、兰斯大教堂(1211-1241年)
5、亚眠大教堂(1220-1230年)
6、博韦大教堂(1227-1260年)
7、科隆大教堂(1248-1322年)
© Geometric Order of Gothic Cathedral

哥特式建筑继承了罗马式建筑的很多特点,如扶壁、十字平面等,同时也在借鉴了伊斯兰民族的高塔技术及建筑装饰艺术的基础上有着自身独创性的发展。比如,从“半圆拱券”向“尖形拱券”的过渡;从“接合拱顶”发展到“肋形拱顶”;并且也创造发明了“飞扶壁”这样的结构支撑构件。这样的结构技术使得建造大跨度、高穹顶、薄墙体的教堂建筑成为可能,也因此可以附加上了花窗玻璃这样的大面积装饰立面。这样一来就造就了哥特式特有的高耸、挺拔、凝聚力的神圣气氛,并且也通过玻璃花窗透露出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氛围。

左图:科隆大教堂正立面;
中图:科隆大教堂中庭长轴;
右图:科隆大教堂侧面及飞扶壁。
©孔洞一

作为东哥特人族裔的德国、波兰、捷克和奥地利等中欧国家,受到法国影响而更加发展完善了哥特式建筑,尤其体现在庞大的尺寸和巨大的尖塔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现存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数量最多、体积最庞大、高度最高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科隆大教堂在13世纪中期就开始兴建,历经了600余年,在19世纪末才宣告基本落成,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一度成为世界第一高的哥特式建筑(后被乌尔姆主教座堂超越),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艺术史专家认为它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被誉为“哥特式建筑的集大成者”。而实际上,德国也有当今世界上第一高的教堂——乌尔姆主教座堂。161.53米高的单尖顶钟楼和768级的台阶,以及内部的超高跨度的中庭和大玻璃花窗,使得这座从未真正做过主教座堂的雄伟教堂,以建筑结构而闻名于世。其建设周期也从14世纪到19世纪末,历经了500余年的时间。另外,还有捷克的圣维特大教堂(布拉格),波兰的格涅兹诺大主教堂、波兹南圣伯多禄圣保禄圣殿总主教座堂等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

左图:乌尔姆大教堂外观;
中图:乌尔姆大教堂中庭长轴;
右图:乌尔姆大教堂彩色玻璃花窗。© 孔洞一

英国索尔茲伯里大教堂 © Antony McCallum;


英国埃克塞特座堂 © Charles Miller


哥特式在欧洲其他国家的传播,相对则比较多元化。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得比法国和德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也不像德语国家那样力求高大地位于城市中心,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并且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


左图:米兰大教堂,©孔洞一; 
中图:威尼斯总督府,©孔洞一。
右图:锡耶纳主教座堂,©Sailko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北方日耳曼地区传入,主要影响于意大利北部地区。实际上,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左上:西什库天主堂;
右上:望海楼教堂;
左下:圣心大教堂立面及花岗岩细部
右下:圣依纳爵主教座堂立面及内部中庭。
© 维基百科

而在中国,也有哥特式建筑的足迹。北京的西什库天主堂,就是18世纪初期建设的一座哥特式的天主教教堂,也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天津圣母得胜堂俗称望海楼教堂,也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是最早法国传教士在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而位于近代中国开阜口岸的广州的圣心大教堂,是一座用花岗岩石砌造的大型的哥特式建筑;上海徐家汇的圣依纳爵主教座堂,也一座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的享誉远东的哥特式建筑。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对“哥特式”名词的探析。尽管“哥特”这个词被意大利文艺复兴评论家冠以负面的意味,但事实上,日耳曼民族所创造的哥特式建筑的形式的寓意并非是消极的,反而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技术工艺,在欧洲和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由此看见,哥特式并非一种固定的建筑形态,而是表现出一种状态,一种变化发展过程。其思想根源是历经中世纪漫长思想禁锢过程后人们开始对世界重拾思考的迹象,也体现了一种“虽然真理永不可得,但仍旧要追求不息”的精神。回顾它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这样的建筑艺术风格是当时的人们勇于突破固有形态的束缚,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化为己用的智慧结晶。它不仅造就了当时的欧洲日耳曼民族对于自身文化归属的身份认同,也对后世的文艺复兴乃至近现代西方建筑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巴黎圣母院火灾之后,我们在叹息这样的文明悲剧的同时,也应该明白:文化遗产终究是属于过去的时代,它对我们的意义更多在于启发和引导人们以包容的心态,融合古今、贯通中西,以期创造出更加繁荣辉煌的人类文明奇迹。

注释:

[1]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建筑史、美术史家,被公认为西方的第一位艺术史家。他的代表作为《艺苑名人传》(Lives of the Artists,原书名为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architetti, pittori, et scultori italiani, da Cimabue insino a' tempi nostri),被认为是西方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艺术史著作、传记,讲述了意大利的文化、艺术史。

[2]东哥特人,属欧洲日耳曼部族,源自公元3~5世纪的德国哥特族人。

[3] 查理大帝(德语:Karl der Große, 公元742---公元814年),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国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查理曼帝国,由罗马教皇立奥三世加冕“罗马人的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引入了欧洲文明,将文化重新从地中海希腊一带转移至欧洲莱茵河附近,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4]早期的教堂营造,就需要供奉基督圣者的遗骸或者与之相关的圣物。

[5]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考文献
1. 陈志华. 外国古建筑二十讲. 名家建筑讲座系列 第一版. 北京: 三联书店. 2002年1月 .(中文)
2. 陈志华.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教堂.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中文)
3.Charles, Victoria; Carl, Klaus H. Gotische Kunst.Art of century collection: Parkstone Press international. 2008. ISBN 978-1-78042-340-1 (德语).
4. Simson, Otto von: Die Gothische Kathedrale, Darmstadt 1968.(德语)
5. Kunstder Gotik: Malerei, Plastik, Architektur [von Florens Deuchler 1970].(德语)
6. Kidson, Peter: Romanik und Gotik, Gütersloh 1968.(德语)
7. Houvet, Etienne: Die Kathedrale von Chartres, 1991.(德语)
8. Hauser, Arnold: Sozialgeschichte der Kunst undLiteratur, München 1970.(德语)